中央空調冷源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
瀏覽: 發布日期:2016-08-10
中央空調冷源系統包括:冷水機組、冷凍水循環系統、冷卻水系統:中央空調熱源系統包括:鍋爐機組、熱交換器等。而中央空調系統中的冷,熱源系統投資費用高、運行耗能大,進行合理的設計來實現運行節能非常重要。
一、中央空調冷源系統
冷熱源設備包括:鍋爐、電動壓縮式冷水機組、熱泵型冷(熱)水裝置、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直燃型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蓄冷裝置、換冷機組等。
空調冷凍水由制冷機(冷水機組)提供。冷水機組由壓縮式(活塞式、離心式、螺桿式、渦旋式)和吸收式冷水機組兩大類組成。
要綜合考慮建筑物用途、建筑物負荷大小及其變化、冷水機組特性、電源情況、水源情況、初投資運行費用、環保安全等因素來選用冷水機組(制冷機)。
制冷機和冷凍水循環泵、冷卻塔、冷卻水循環泵一起構成冷源。
(一)冷水機組(制冷機)
(1)壓縮式冷水機組。壓縮式冷水機組中,制冷劑蒸汽在壓縮機內被壓縮成高壓蒸汽進入冷凝器,制冷劑和冷卻水在冷凝器中進行熱交換,制冷劑放熱后變為高壓液體,通過液力膨脹閥后,液態制冷劑壓力急劇下降,變為低壓液態制冷劑進入蒸發器。在蒸發器中,低壓液態制冷劑通過與冷凍水的熱交換而汽化,吸收冷凍水的熱量程為低壓蒸氣,再經過回氣管重新吸入壓縮機,開始新的循環。
在壓縮式冷水機組的工作過程中,制冷量即制冷劑在蒸發器中進行相變時所吸收的汽化潛熱。
(2)吸收式冷水機組。和壓縮式冷水機組一樣,吸收式冷水機組也是利用低壓制冷劑的蒸發產生的汽化潛熱進行制冷,區別是壓縮式制冷以電為能源,而吸收式制冷以熱為能源。吸收式冷水機組多采用溴化鋰水溶液作為制冷冷媒,其中水為制冷劑,溴化鋰為吸收劑。
(3)風冷熱泵式機組~一空氣熱源熱泵。通過制冷劑管路四通閥的轉換,夏季可以供冷,冬季可以供熱,一臺機組可解決全年的空調需求。
(二)冷卻塔
冷卻水進入冷水機與制冷劑進行熱交換,吸收制冷劑釋放的熱量后水溫升高,再通過冷卻水循環系統進入冷卻塔,降溫處理后再循環進入制冷機(冷水機組)進行熱交換。
高溫冷卻水(37℃,冷水機組出口)經循環管道進入冷卻塔上部噴淋,冷卻塔風扇對噴淋下落的水體進行鼓風吹拂·使之與空氣發生熱交換后冷卻,然后再送至冷水機組重復循環使用。
冷卻塔是冷源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冷凍水與冷卻水循環泵
冷凍水循環泵將從空調前端設備返回的冷凍水(12℃),加壓后送入冷凍機,在冷凍機內進行熱交換,釋放熱量,降溫后離開冷凍機(冷凍機出口冷水溫度是7℃),即冷凍機進幾水溫為12℃,出水口溫度為7℃。7℃的冷凍水再劍達空調末端設備進行水,氣熱交換實現空氣降溫調節,再循環返回冷凍機,實現冷凍水循環制冷。
冷卻水循環泵實現冷卻水在冷凍機和冷卻塔之間的循環,再通過冷卻塔將冷凍機的冷卻水的入口和出水口的溫度控制在設定值(冷水機組冷卻水入口溫度32℃、出口為37℃)。
二、中央空調熱源系統
中央空調熱源主要指蒸汽或熱水。熱源可由自備鍋爐或城市熱網提供。使用直燃型溴化鋰機組和風冷熱泵機組等熱源裝置為空調末端設備提供熱源。
(1)熱網供熱。城市熱網或工廠、小區自建蒸汽鍋爐提供高溫蒸汽作熱源。蒸汽進入熱交換器,釋熱后冷凝成凝結水,回流到中間水箱,通過水泵送回蒸汽鍋爐再加熱。
常用熱網供給的熱水作為空調熱源。高溫熱水經換熱器換熱后,變成空調熱水。空調系統中采用冷、熱盤管合用方式,這種方式僅適用于熱水做熱源的情況,不適合蒸汽。
(2)自備熱源裝置。1)鍋爐2)熱交換器(換熱器)
空調系統終端熱媒多為65—70℃熱水,通過熱交換器完成將高溫蒸汽或高溫熱水(90~95℃)變為空調熱水。熱水泵再將空調熱水加壓經分水器送至各終端負載,在負載中進行水,氣熱交換(空氣升溫調節),水溫下降,再回流經集水器進入熱交換器再加熱。
三、空調系統前端設備
當室內空氣參數偏離設定位時,采取相應的空氣調節技術,使其恢復到設定值,完成空氣調節的設備叫空調機組(末端設備)也叫空氣處理設備。常說的空調系統由空調機組和冷,熱源組成。常見的空調末端設備包括新風機組、空調機組、風機盤管、變風量系統等多種類型。